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全体辅导员在学院党委书记谭思超、副书记田凯的带领下,迅速响应号召,进入“战疫”状态。面对分布在祖国各地的1295名我院学生,他们放弃休息,绷紧神经,每天对每名学生身体状况进行精准摸排,做学生思想引领、心理疏导,整理转发疫情知识和科学防控方法……这些“战士”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防控措施落实,以点点滴滴工作践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核学院 江凌
研究生辅导员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核学院辅导员江凌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不掉线,大年三十依然密切关注疫情,向学生传达有关疫情的防控信息。在自己本身高烧38℃的情况下,居家隔离中仍然紧张的开展工作,统计好所有学生的准确所在地、身体健康状况和武汉接触史,连在职的非全日制学生都一个不落,确保信息无死角,为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建立了湖北籍学生临时工作群,了解湖北学生回家的时间路线和学生身体状况,跟学生经常聊天,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研究生群体由于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类别繁多,情况十分复杂,管理起来尤为困难。研究生班长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尽职尽责的第一时间发布通知给同学,统计所有同学的防控信息。由于适逢过年,很多班长返乡并没有携带电脑,上网不便,走出几公里到镇上网吧上网统计数据,非常辛苦。但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第一时间采集整理好信息发给辅导员,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一手准确数据做出了贡献。


核学院 李灵东
2016级本科生辅导员
按照学校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2016级本科生实际情况,从疫情防控网络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摸排、重点区域群体关注、防控政策文件宣贯、学生学业生活支持、学生就业工作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利用微信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和班长组成的年级防控工作组,各班建立班级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工作任务内容和信息报送流程,形成反应快速的疫情防控网络体系;精准摸排学生个人信息,每天做好学生信息的填报、督促和核对;每天与湖北籍、哈尔滨籍学生依托微信群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了解学生身心状况;积极向学生、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学院有关疫情工作的文件通知和各种防控知识,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引导学生保持健康作息,合理规划假期,科学理性认识疫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组建由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组成的学业帮扶工作组,通过梳理补考科目复习资料、学业督促和线上答疑等方式开展学业帮扶;精准摸排学生未就业学生当前状况,引导考研学生做好复试准备工作,及时将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推送到微信群和QQ群中,做好就业相关的在线咨询答疑工作。


核学院 李响
2017、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
“隔空不隔爱,停课不停学”。作为两个年级的辅导员,503名学生的身心状况始终牵动着李响老师的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始终坚持在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状况,迅速组织学生骨干成立班级防疫线上工作小组和疫情防控期间新闻工作小组,形成以年级为指挥、班级为核心、寝室为单元的疫情防控网络化管理模式,以寝室长、学生党员为联系点,带动寝室同学,多点成网,及时快速掌握各类信息。建立湖北地区和在哈学生“一对一”联系机制,及时了解29名湖北学生和24名在哈学生状况。实行学生身心健康每天“零报告”制度,按时打卡“平安校园”,同时分享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战疫”故事,传递正能量,增强学生信心。积极助力学院发起的“宅家X”行动,让“宅家读”“宅家学”“宅家创”“宅家宣”成为这个假期的主旋律。


核学院 李大任
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
“面对疫情,我虽不能在湖北前线为抗击疫情奉献,但用心守护236名学生的安全就是我为战胜疫情做出的贡献。”2018级辅导员李大任自1月22日起一直保持在岗在线状态,每天利用电话、微信、QQ等网络渠道与学生沟通联系,精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状况、出行情况、思想动态和家人的实时情况,落实全员打卡,做实做细每日疫情报告。利用网络直播形式召开年级大会,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和模式,将学校及学院各项通知要求及时传达到位,鼓励学生用积极充实的寒假生活,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心理压力,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戴上“口罩”。为了落实学院“宅家X”行动,组织18级学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学习资料网盘分享、直播讲课辅导、建立补考答疑群等新形式,让“宅家X”成为这个假期主旋律,引导学生假期生活更充实,更有所得。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愿你平安喜乐,健康如意
愿你奋力向前,不负春光